鑽戒所費不菲,客人希望把最好的送給摰愛,但又會怕容易做錯決定。不容擔心,由我們向大家分享5大挑選鑽戒心得,讓各位輕鬆找到最合適方案!

1) 先計劃所需預算
求婚,是以最大的誠意來表示自己對愛侶願意付出一生一世的承諾。最重要是按自已的實際能力,所以不論花費多少,同樣代表一份貴重的心意。
選鑽戒的第一步離不開是先訂立好一個預算範圍,但如本身對訂婚戒指的預算亳無頭緒,不坊參考以下資料:
在西方國家,最普遍的說法是”the two months salary rule” – 即是會以2個月的月薪作購買求婚戒指的預算。回到香港,根據「生活易」訪問超過一千對新人的
統計,在2017年香港新人平均花費港幣$ 34,225 於求婚戒指上,而2018年則上升 18%至港幣$40,300左右。
從迷雅鑽客人的統計來看,港幣$20,000至$30,000 及 港幣$50,000至$60,000 的預算範圍最受歡迎, 兩者數據頗為接近,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場最普遍的需求。
2) 品牌還是鑽石品質重要?
愈來愈多客人認為, 相同的預算下購買一顆質素及尺碼明顯較佳的鑽石,比追求品牌更重要。
品牌固然有其先天優勢,但事實上是鑽石的價值 (包括保值能力) 幾乎只會受GIA證書上的等級影響。
舉例說客人在某樓上鋪以港幣$10,000 買下一顆GIA證書鑽石,同樣質素的鑽石在連鎖店購買需要港幣$20,000左右,而在國際知名牌子購買更可能需要港幣$30,000以上! 當客人日後希望賣出或回收鑽石時,基於等級一樣,回收價錢都會接近一樣的。如果部份牌子的鑽石甚至沒有GIA 證書,則須以極低的價格才有可能賣出轉售了。
3) 鑽石質素如何取捨?
經過基本資料搜集,都會知道鑽石價格主要受證書等級影響,包括最常聽的4C 、打磨、 對稱及螢光。但該如何取捨當中的優先次序?
首先,我們會建議最好選擇3EX (切工、 打磨、 對稱) 的鑽石, 因為車工直接影響鑽石閃爍度以及鑽石尺寸,當中以Cut Grade(切工) 最為重要,即使為了節省預算 ,亦建議保持切工等級為EX。
其次,不要選擇過低淨度等級的鑽石,此類鑽石之中會容易遇到影響鑽石閃爍度或結構的雜質。例如嚴重的 Cloud 及 Twinning wist, 可導致奶鑽 (Milky) 的情況;嚴重的邊位裂紋(Feather) 會較易於受壓時碎裂。多數情況下,我們建議淨度的低線是Si2。
最後是選擇沒有螢光反應的鑽石。較強螢光的鑽石會有一定機率使鑽石變得渾濁,然而,由於價格會有明顯差距,在價格考慮的情況下,螢光等級 Faint 及 Med 亦可作考慮。
以免內容太多難以消化,下回將會繼續講解挑選鑽戒的5大心得!